西西里卡塔尼亚的圣尼科洛·拉雷纳本笃会修道院,其石墙回荡着五个世纪的回响,历经岁月雕琢、用途变迁、地震肆虐与埃特纳火山的炽热洗礼。其墙壁,作为历史的无声见证者,既被自然之火锻造,亦被人类之手塑造。然而,在所有它经历的变革中,没有一场能比得上意大利建筑师 Giancarlo De Carlo 自 1980 年起主导的那场变革 —— 既深刻又富有诗意。历经三十载的倾心投入,这一漫长的时间跨度,正是深入理解这一复杂而令人敬畏之地的必需,最终,这座昔日的修道院住宅以大学之姿重生,非凭强力,而是通过启示。
“建筑师很少有机会能接触到如此复杂交织的建筑情感。”这句话恰如其分地概括了 De Carlo 在接受卡塔尼亚修道院改造任务时所面临的挑战。其复杂性首先源于其历史。如今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地的这座修道院,始建于 1558 年,被视为西西里晚期巴洛克建筑的杰作。其原始规划呈方形布局,中央设有一座庭院 —— “大理石回廊”,因大量使用大理石而得名。
然而,这座富丽堂皇的建筑却遭遇了一系列重创。首次重创发生在 1669 年,附近的埃特纳火山喷发。在浓烟与火山灰中,熔岩流抵达城墙,包围了修道院的北侧和西侧。尽管建筑本身幸存下来,但其周边环境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被熔岩墙掩埋,形成了一片石质、宛如月球般的地貌。随后,1693 年,灾难再次降临:一场毁灭性的地震袭击了卡塔尼亚,震级达里氏 7.7 级。虽然地下室和部分 16 世纪的地面层得以保留,但回廊中仅剩 14 根柱子屹立不倒,其余均被摧毁。最重大的转折点出现在 1977 年,当时市政府将修道院捐赠给卡塔尼亚大学,作为城市历史中心再生项目的一部分。它将成为人文学院所在地。在此背景下,大学于1980 年邀请 De Carlo 就如何修复建筑并使其适应新的学术功能提供建议。首次到访后,De Carlo 建议举办一场全国性的设计竞赛,但所有参赛作品均未能满足建筑或机构的需求。1983 年,大学邀请 De Carlo 制定一份“设计指南”(Progetto Guida),并亲自参与改造工作。由此开启了一场为期三十年的修复工程 —— 在此期间,该遗址的历史从罗马时代至今被重新发现。在修道院下方,发现了完整的罗马社区和希腊化及帝国时期的房屋,并被巧妙地融入新设计中。
漫步于这座修复后的建筑中,人们不断与历史相遇。主庭院中,废墟依然可见。曾经的修道院马厩如今已成为教室。大学图书馆内,一座完整的罗马宅邸 —— 包括其中央庭院 —— 仍清晰可见,与 16 世纪的修道院和为学生提供空间的新悬浮结构融为一体。重新设计的花园设有喷泉和露台,螺旋楼梯以及建在凝固熔岩上的温泉中心,都为这一叙事增添了色彩。这座温泉中心被玻璃封闭,顶部矗立着一座雕塑般的烟囱,融合了过去与现在。在所有干预措施中,“红厅”(Sala Rossa)的红色天花板尤为引人注目。它不仅作为天花板存在,还作为楼上餐厅(被埃特纳火山损坏)的结构地板。其形状令人联想到火山,与项目中的许多其他设计一样,使修道院更贴近城市和市民。这反映了 De Carlo 的坚定信念:“凭借其真实的三维结构,该项目成为一个供年轻人穿梭往来的空间 —— 一个充满空气、光线、交流、期待与希望的地方。通过新的解读和实验性设计,旧的意义被新的意义所取代 —— 使古老建筑在当代世界中焕发新的结构与角色。”
mgm1888中国官网
RECKLI China
上海鼎中新材料有限公司
上海市浦东新区三灶工业园宣春路158号
cassie@recklichina.cn
电 话:021-58465315
矫女士:13916712511
邵先生:18724667273